- 价格说明 : 议定
- 物流说明 :
- 交货说明 : 按订单
- 包装说明 : 按订单
- 供货总量 : 99
1. 原料端优化:从yuan头保障分解效率
原料的品质与制备方式,是热解效率的基础前提,重点优化两点:
控制尿素溶液浓度:采用40%-50% 的尿素溶液为zui佳(行业主流为 40%)。浓度过低会增加加热能耗(需蒸发更多水分);浓度过高易导致尿素结晶,堵塞喷嘴或热解炉管路,反而降低分解效率。
原料预处理与过滤:在尿素溶液输送管路中加装高精度过滤器(过滤精度≥50μm),去除原料中的杂质(如颗粒物、油污)。杂质会附着在喷嘴或加热元件表面,不仅影响雾化效果,还会导致局部过热或热传递效率下降。
2. HE心运行参数优化:控制 “分解条件”
热解炉的关键参数直接决定尿素分解率,需围绕 “温度、风料比、停留时间” 三个HE心维度调整:
热解温度:控制在 350-600℃区间
温度低于 350℃:尿素分解不完全,会生成缩ER脲、三聚qing酸等副产物,这些物质会堵塞后续 SCR 催化剂,同时降低氨气产量。
温度高于 600℃:会加剧热解炉内衬的高温磨损,且可能引发氨气氧化(生成 NOx),反而增加后续脱硝负担,同时大幅提升加热能耗。
优化方式:通过 PID 闭环控制,将温度波动控制在 ±20℃以内,避免频繁启停加热元件。
热解风参数:匹配 “风量 - 风温” 平衡
风量控制:热解风需满足 “携带氨气 + 助燃分解” 需求,风量过低会导致尿素与热空气混合不均,局部分解不充分;风量过高会稀释氨气浓度,且增加引风机能耗。通常按 “尿素溶液流量:热解风量 = 1:8-12” 的比例匹配。
风温控制:优先利用锅炉尾气余热加热热解风(如将风温预热至 200℃以上),减少电加热或燃气加热的负荷,可降低 30% 以上的加热能耗。
停留时间:保证尿素充分分解
尿素在热解炉内的停留时间需≥0.5 秒,不足会导致分解不CHE底。
优化方式:通过调整热解炉内导流板结构,减少气流短路;或适当降低炉内气流流速(在不影响后续 SCR 反应的前提下),延长停留时间。